教师风采
以细微之光 点亮滚烫星河
——记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禹玲
禹玲,教授,中共党员,苏州大学文学博士,复旦大学博士后,外国语学院院长,翻译史与跨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她淡泊从容,睿智文雅,立志做教育领域的耕耘者、忘我者,诠释精彩的教育人生。
一、译教融合——以思政为魂,打造高校课堂新标杆
禹玲教授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,主要负责外国语学院《英语阅读》《文学翻译》《翻译理论与文本分析》等课程教学。她的课堂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场所,更是思政育人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。2024年,她主讲的《文学翻译》课程成功入选“湖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”,成为省内课程思政建设的标杆之一。
自2013年起,禹玲教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,长期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。累计指导国家级、省级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项(含国家级3项,省级6项),以科研项目为依托,吸纳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研究,培养其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。她主持建设省级翻译专业创新实践基地,整合校内外资源,为学生创造更贴近行业实际的实践环境。2021年,她主持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“外国语言文学硕士课程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研究与实践”,系统探索家国情怀融入课程教学的路径。
二、译研贯通——深耕翻译史,勇攀学术研究新高峰
禹玲教授在科研方面成果显著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,省级科研和教研项目9项;出版专著《现代通俗作家译群五大代表人物研究》,合著与参编论文集4部;在《翻译史研究》(香港)《外语研究》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;多次获得湖南省外国语言与翻译成果奖和省翻译协会论文奖。
2022年,由禹玲教授牵头、聘请香港中文大学王宏志老师,成立“翻译史与跨文化研究所”,并依托研究所成功申报湖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“近现代中国翻译史研究中心”。在此基础上,她积极推动与国内外专家的合作,举办学术会议,策划课题,提升研究所的学术影响力。
三、译育相长——产教联动,锻造实战型外语英才
基于对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的深刻理解,禹玲教授构建了“价值引领(铸魂)—产业反哺(躬行)—能力重构(赋能)”的育人模型,提出“产教融合实践能力培养闭环”理念体系。她推动建立多个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,如2019年主持省级项目“基于行业协会平台的翻译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”。
她还组织师生深度参与中非经贸博览会、醴陵国际烟花节等大型国际活动的语言服务。这些高规格、高要求的项目全面锤炼了学生的政治素养、语言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,获得主办方和社会的高度评价。实战经历显著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,切实推动了产教融合。
四、译路同行——凝聚团队,筑牢学科建设新高地
在学院管理工作中,禹玲教授注重内涵建设,致力于打造结构合理、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。她积极推动与香港中文大学、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等机构的合作,促进研究团队建设与发展。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、完善管理制度,持续为学院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提供支持。
2019年,她负责的“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团队”获“湖南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”称号。2025年,她领衔立项省级新文科项目“双驱三跨四联: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”,构建“跨学科-跨校企-跨文化”三维联动体系,赋能智慧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。这些成果体现了其卓越的团队领导与学科建设能力。
禹玲教授深耕翻译史研究与外语教育创新,以学术成果夯实学科基础;构建“铸魂・躬行・赋能”育人体系,培养语言与文化能力并重的人才;推动跨界融合与社会服务,贯通理论与实践;凝聚团队力量,持续优化学科与育人机制。其严谨的学术态度、热忱的教学投入、务实的工作风格和卓越的团队领导力,为外语教育、翻译研究及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扎实贡献。